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继大汗位成为大蒙古国的第四代大汗由于忽必烈
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继大汗位,成为大蒙古国的第四代大汗。由于忽必烈在蒙哥的诸弟中,是最大的一个,又十分贤能,于是被蒙哥委任主管漠南汉地的军国庶事。
年月,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征大理。忽必烈忽必烈指挥蒙古大军,离开临洮,进入藏族地区,到达忒刺(又译作塔拉,今甘肃迭郡县与四川若尔盖县交界处之达拉沟),然后兵分三路前进,进入大理境内。忽必烈此次奉命征大理,亲自统率三路大军由北而南,越过大波河、大雪山、金沙江,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是一大壮举。这年年底,他留兀良合台经略大理,自己班师回到金莲川。
年底,蒙哥主力进抵合州(今四川合川),遭到南宋合州守将王坚在钓鱼城的顽强抵抗。年,宋军炮石将蒙哥击中,回到营中逝去。
当蒙哥攻钓鱼城时,忽必烈自邢州向鄂州进发。八月初到达长江北岸。九月,他的异母弟末哥遣使者向他报告蒙哥去逝消息,于是便采纳幕僚郝经的建议,决定与南宋议和,班师北上;同时派一支军队去堵截蒙哥的灵车,收大汗印玺;遣使通知旭烈兀、阿里不哥、末哥诸士会丧和林;派官抚慰诸路,令王子真金驻守燕京(今北京)。忽必烈自己率轻骑迅速北上,于年底到达燕京。
此刻,阿里不哥派往漠南的脱里赤正在扩兵。忽必烈问他为什么扩兵,他却假托是按蒙哥遗言办的。忽必烈察知其中有诈,便将他扩充的兵力全部遣散。阿里不哥又通知忽必烈去漠北参加忽里台,会葬蒙哥;同时派亲信刘太平、霍里怀行尚书省事于京兆。忽必烈根本不予理睬,派廉希宪先到开平去摸清阿里不哥的动向。廉希宪说服了有实力的塔察儿拥戴忽必烈。
年三月,忽必烈到达开平,召集忽里台,在众人支持下,登上大汗宝座,后来改开平府为上都。
四月,阿里不哥得知忽必烈先发制人,抢先宣布继承汗位,于是便在阳林召集另一个忽里台,在另外一些支持他的诸王的拥戴下,也宣布继汗位。这样,一场汗位争夺的斗争,便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兄弟二人之间展开,为此爆发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年七月,走投无路的阿里不哥率领支持他的诸王,大臣到开平,向忽必烈投降。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战争,由于忽必烈依靠中原汉地人力、物力的支持,最后取得了胜利。它在实质上,是主张“附会汉法”的蒙古贵族对守旧派的胜利。忽必烈获胜的结果,使漠北与中原地区归于统一,从而奠定了忽必烈统一全国的基础。
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标志着大蒙古国开始向元王朝的嬗变。他建元“中统”,确立了“祖述变通”的建国方针。在即位诏中,明确表示要在不损害蒙古贵族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加强“文治”。换言之,就是以继承祖宗的陈规为前提,附会汉法,建立与中原经济基础大体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在中央设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设十路宣抚司,任汉人儒士为使。年二月,山东军阀李乘阿里不哥叛乱之机,在山东发动叛乱,攻占了益都和济南。忽必烈令诸王合必赤总督河南、河北、山东各地的蒙古军、汉军,迅速镇压了这次叛乱。但是,李叛乱,引起了忽必烈对汉人的猜忌,于是采取果断措施,废除汉人诸侯的世袭制度,削弱这些诸侯的军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等。忽必烈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对汉人的防范,同时在各级政权中,征用色目人分管事权,以与汉人官僚相互牵制。年八月,忽必烈又下诏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年十一月,下诏“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同年,又改中都(今北京)为大都,与上都相呼应,实行两京之制。至此,由大蒙古国向元王朝嬗变的过程基本完成。忽必烈以元王朝开国皇帝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