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葆二十二岁中秀才从那以后功名便一直停留在这个初级阶段再未前
国葆二十二岁中秀才,从那以后,功名便一直停留在这个初级阶段再未前进了。但他一旦投笔从戎,拉起两营人马做起统领来,尚不到一年工夫,也未见他立过什么功劳,便立刻得了一个“以训导加国子监学正衔”。这是个多大的官呢?官职是训导。训导属学官,负责一个县的教育(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品衔为从八品。但国葆的“训导”后面还有“加国子监学正衔”,即他的“衔”是“国子监学正衔”,为正八品。这个品衔相当于县丞(副县令)的级别,用时下流行的说法是副处级教育局长。
难怪他要弃文就武。乱世走军功一路,真是升官发财的捷径。
从“贺喜升官”谈起,大哥告诫幺弟:行事要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如此则上上下下都会心悦诚服,事情也就办好了,官也就会一步步晋升。反之,办事若过于偏激,或完全没有主意,地位只能在人之上,不能在人之下,则事也办不好,官也升不上去。大哥的这几句说给论年龄可以做儿子的幺弟听的话,可谓出自肺腑,充满了慈爱呵护之情,没有丝毫的做作扭捏,不打官腔,不作高论,讲的是大白话、大实话。这是真正的属于曾氏个人的人生阅历之言。
湘军中是否人人都讲将略,讲品行,讲学术,且不去理论,不可否认的是,正处上升时期的湘军,的确比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都更重视将略、品行与学术。曾氏希望幺弟注重这三个方面,做一个好的湘军统领。“目前能做到湖南出色之人,后世即推为天下罕见之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登高须自卑,先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第一步立志做本省的出色之人。二是曾氏对湖南人才和湖南子弟兵很自信。他认为目前湖南已处于很高的层面了,今后这个层次还会不断上升,能做湖南的出类拔萃者,自然也就是天下的出类拔萃者了。
“哥做几件衣道贺。”这纯粹是大人对小孩子说话的口气。十多二十年前,大哥很可能常常对未成年的幺弟这么说过。而今,五十岁的总督兄对三十二岁的统领弟重温过去的语气,既是一种幽默,也足见怡怡兄弟之情。
致沅弟(咸丰十年七月十五日)
沅弟左右:
浮桥办齐,长濠已有八九分工程,甚好甚慰。从此援贼虽至,吾弟必足以御之矣。冯事,兄处办法与润帅不谋而合,兹将一批一告示钞付弟览。
翁中丞处复信甚妥,弟意疏疏落落亦极是。弟总认定是湖北之委员,以官、胡两帅为上司,诸事禀命而行,此外一概疏疏落落。希庵于此等处界限极清,人颇嫌其疏冷。然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处弟之位,行希之法,似尚妥叶。与翁稿与毓稿均好,近日修辞工夫亦进,慰喜慰喜。
焦君谱序,八九月必报命。书院图须弟起稿而兄改之,弟切莫咎兄之吝也。
◎评点:与人相处疏疏落落
曾氏赞成老九以疏疏落落的态度与人相处的原则。疏疏落落,即不很亲近,亦不很疏远,不很热火,亦不很冷淡,在不远不近、不冷不热之间。这是一种处世的方式。它的缺点在于易给人以不好接近、不好沟通的感觉,缺乏亲和力与感召力。其好处是能较长时间地维持一种固定的态势,即曾氏所说的:不轻进人,亦不会轻退人;不妄亲人,亦不会妄疏人。
乱世多变。境变事变,人亦随之而变,变数多则不易把握,故乱世而相处以疏疏落落,是一种可取之法则。即便是平世,疏疏落落与人相处,亦未尝不可。
致沅弟季弟(咸丰十年八月十二日)
沅、季两弟左右:
- 注ar 鞫(jū)审问[图]
- []语密翻教醉浅缠绵不尽的情话反而驱散了醉意[ ]珊枕泪痕红[图]
-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图]
- ◆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也原文>>>公输般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图]
- 作为君王虽然不命令人去放生但也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滥杀生命由此[图]
- 蹻(qiāo)蹻马强壮威武的样子音指僖公说话的声音昭昭明快响[图]
- 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期非有道而物自然故[图]
- 瑞鹤仙(绀烟迷雁迹)贺新郎(梦冷黄金屋)女冠子(蕙花香也)王[图]
- 道光末年我开始对高邮王氏父子的学说感兴趣从军之后事务繁忙所以[图]
- 正只清河陆云他曾任清河内史故称朝闻夕死语出《论语·里仁》“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