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期非有道而物自然故
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期,非有道而物自然。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故高山深林,非为虎豹也;大木茂枝,非为飞鸟也;流源千里,渊深百仞,非为蛟龙也。致其高崇,成其广大,山居木栖,巢枝穴藏,冰潜陆行,各得其所宁焉。
期:会合。如五星连珠。刘绩《补注》本作“朗”。
“非有道”句:刘绩《补注》本作“正其道而物自然”,《文子·精诚》作“非有为焉,正其道而物自然”。道,引导、主导。
“流源”二句:王念孙《读书杂志》:《太平御览·鳞介部》二引此,“流源”作“源流”,“渊深”作“深渊”。
冰:刘绩《补注》本作“水”。
上天极尽它的高远,大地极尽它的深厚,明月照亮黑夜,太阳照耀白昼,阴阳相互变化,星辰按期交会,并非有什么主宰而万物都是自然形成的。因此阴阳变化和四时交替,不是为了产生万物;甘雨清露按时降落,不是为了养育草木。天道规律的不停变化,阴阳之气的互相融合,那么万物便自然产生了。所以高山深林,不是专为虎豹设置的;乔木茂叶,不是专给飞鸟安排的;泉流千里,深渊百丈,不是专门为蛟龙准备的。大山极尽它的高崇,江河极尽它的广大,有的栖息山上,有的居住在木枝,有的筑巢,有的造穴,有的潜入水中,有的陆上爬行,这是各自得到它们适宜的生存环境罢了。
民有好色之性,故有大婚之礼;有饮食之性,故有大飨之谊;有喜乐之性,故有钟鼓筦弦之音;有悲哀之性,故有衰绖哭踊之节。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因其喜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因其宁家室、乐妻子,教之以顺,故父子有亲;因其喜朋友,而教之以悌,故长幼有序。然后修朝聘以明贵贱,飨饮习射以明长幼,时搜振旅以习用兵也,入学庠序以修人伦。此皆人之所有于性,而圣人之所匠成也。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王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乡方。
故先王之教也,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而威行如流;政令约省,而化耀如神。故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其性,则法县而不用。
“民有好色”八句:亦载于《汉书·礼乐志》。谊,通“仪”,礼仪。衰绖(dié),丧服。披在胸前和戴在头上的布条。衰,通“缞(cuī)”。古时用粗麻布制成的丧衣。哭踊,丧礼的仪节。顿足、捶胸以表哀痛。
- 注ar 鞫(jū)审问[图]
- []语密翻教醉浅缠绵不尽的情话反而驱散了醉意[ ]珊枕泪痕红[图]
-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图]
- ◆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也原文>>>公输般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图]
- 作为君王虽然不命令人去放生但也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滥杀生命由此[图]
- 蹻(qiāo)蹻马强壮威武的样子音指僖公说话的声音昭昭明快响[图]
- 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期非有道而物自然故[图]
- 瑞鹤仙(绀烟迷雁迹)贺新郎(梦冷黄金屋)女冠子(蕙花香也)王[图]
- 道光末年我开始对高邮王氏父子的学说感兴趣从军之后事务繁忙所以[图]
- 正只清河陆云他曾任清河内史故称朝闻夕死语出《论语·里仁》“朝[图]